TIMI、GRACE等風險評分被廣泛用于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(STEMI)患者的風險分層,且大量臨床研究均證實了其有效性。然而其復雜的算法限制了其在日常臨床活動中的應用。基于此,阜外醫院楊艷敏等學者通過分析發現,休克指數或可預測STEMI患者短期預后,該研究成果并于2014年10月發表于The American Journal of Cardiology。
休克指數(Shock Index)定義為心率與收縮壓的比值,入院休克指數為入院時心率與收縮壓比值。
基于受試者操作特征曲線(ROC曲線),入選的7187例STEMI患者分為SI<0.7組(5026例)及SI≥0.7組(2161例);其觀察主要終點為7天及30天全因死亡率。
數據分析發現,SI≥0.7組的7天及30天全因死亡率和主要心血管不良事件均高于SI<0.7組。多變量校正后發現,相較于SI<0.7組,SI≥0.7組的7天及30天全因死亡率分別增高2.2倍、1.9倍,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發生風險分別增加1.6倍、1.5倍。
入院SI預測7天、30天全因死亡率的C統計分別為0.701、0.686,同時,TIMI風險評分的C統計分別為0.744、0.738。
因此,易計算的入院SI或可成為STEMI患者短期預后(尤其是急性期預后)的預測因子。